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充分发挥“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在我校“育人工作”中的作用,特制定暑假“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意义
1、指导思想:将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关心社会发展,去关注社会问题,去尝试解决自己研究的社会问题,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有益补充,开辟出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实践的新途径。
2、意义:
1) 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
2) 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
3) 主动服务社区,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二、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
1、组织形式:小组合作模式。学生一般由6—10人组成社会实践活动小组,自己推选组长,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年人(如本校教师、学生家长等)为指导老师。研究过程中,活动小组成员有分有合,互相协作。
具体过程参考如下:
a、 编组、选题;
b、 聘指导教师;
c 制定活动方案;
d 小组研究设计具体操作(设计访谈表格、问卷;制定参观、观察、活动计划;准备录音机、录像机等活动工具);
e、 实践活动(观察、访谈、问卷、实验)
f、 分析活动资料(定量:用统计图表定量分析自己的调查结果;定性:用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等方法分析整理后的资料,找出规律特点。)
g 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例附后)
三、注意事项:
1、在生活中提炼。从社会生活中选定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
2、在兴趣中选择。捕捉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间相互感染、相互促进,更好地发展兴趣,培养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3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已经成为最大的资源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技术和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同时要充分利用图书资源,从图书馆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4、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的方式。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网络技术、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测量制作、社会宣传、服务、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
三、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
1、 社会参观活动。
2 参观、访问、考察(革命遗址、科技馆、英雄模范人物、杰出人物、现代化建设成果、市政工程、著名高校、工厂、高新技术产业运作情况……),例如以当地的居民小区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可以“物业管理”、“商业网点”、“文化娱乐”、“教育设施”、“交通路线”等为研究方向。
2、 社会调研活动。(参考主题如下,也可自选主题)
1)关于生活用水状况调查研究
2)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
3)市区白色污染调查研究
4)市区交通安全问题研究
5)市民交通意识及对策
6)市区道路状况及改进意见
7)旅游资源状况调查
8)小学生的休闲生活调查研究
9)小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1 0)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问题研究
11)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与研究
12)我市中小学零用钱数量的调查
3、社区服务活动。
社区保洁活动、社区护绿活动、社区综合宣传活动、社区“陋习”纠察活动、社区敬老爱老活动、社区帮困助残活动、社区读书辅导活动、交通服务活动、环保志愿者活动、社区公益劳动。
参与社会实践的班级和个人,必须注意自身形象,认真参加活动,为学校和个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安排
2004年7月4日
下发《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布置暑假社会实践工作。
2004年7月5日——7月9日
2004年7月10日—8月23日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2004年9月5日前 各班向行政办提交下列社会实践总结材料: < br>
1、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
2 、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每班4份,其中必须有一份关于交通安全的调查);
3、活动照片、录像、录音等资料。
4、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记录
2004年9月初 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彰(具体时间待定)
1 、 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会、板报、专刊、网页等形式,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2、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会。
3、 评选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社会实践优秀论文及优秀指导教师。
4、 举办“走向社区,走向实践”学生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
5、 优秀论文汇编成册,并在校园网上交流。选送10份送中心校参评。
2011年学年寒假将至,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我校“育人工作”中的作用,学校决定本着以“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原则,以“参与社会实践 增强团员意识”为主题,在今年寒假组织我校中学生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力求重点突出、讲求实效、争创佳绩。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我校实际情况,确定了本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意义
(一)、指导思想
将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关心社会发展,去关注社会问题,去尝试解决自己研究的社会问题,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有益补充,开辟出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实践的新途径。
(二)、意义
1、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
2、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
3、主动服务社区,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二、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及具体过程
(一)、组织形式
学生一般以个人分散活动或由6-10人组成社会实践活动小组,也可以青年志愿者小分队活动组织。
(三)、注意事项
1、就近就便。社会实践活动原则上要就近就便,组织学生在学校周边、学生家庭所在的城镇社区或者本村范围内开展活动。团队规模要适中,不开展跨区的活动。同一社区、同一乡村的高中生应在当地团组织的统一指导下开展上述活动和其它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2、在生活中提炼。
从社会生活中选定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
3、在兴趣中选择。
捕捉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间相互感染、相互促进,更好地发展兴趣,培养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4、合理利用各种资源。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已经成为最大的资源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技术和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同时要充分利用图书资源,从图书馆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5、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
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的方式。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网络技术、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测量制作、社会宣传、服务、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
三、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参观活动
参观、访问、考察(革命遗址、科技馆、英雄模范人物、杰出人物、现代化建设成果、市政工程、著名高校、工厂、高新技术产业运作情况……),例如以当地的居民小区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可以“物业管理”、“商业网点”、“文化娱乐”、“教育设施”、“交通路线”等为研究方向。
(二)、社会调研活动。(参考主题如下,也可自选主题)
1、绿色环保宣传
2、保护母亲河、水质污染情况调查
3、白色污染调查研究
4、关于生活节能状况调查研究
5、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查
6、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
7、道路状况及改进意见调查
8、旅游资源状况调查
9、中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10、中学生上网吧问题研究
1
1、中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与研究
1
2、中学生零用钱数量及用途的调查
(三)、社区服务活动
社区保洁活动、社区护绿活动、社区综合宣传活动、社区陋习纠察活动、社区敬老爱老活动、社区帮困助残活动、社区读书辅导活动、交通服务活动、环保志愿者活动、社区公益劳动。
参与社会实践的班级和个人,必须注意自身形象,认真参加活动,为学校和个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彰
1、各位同学要认真填写XX年寒假社会实践表,并以书面形式做好总结并附带证明材料。
2、2月12日至2月18日各班团支部要根据方案内容及个人寒假活动情况报告表内容和实际表现,进行总结评比,评出班级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占本班总人数10%)
3、2月20日上报学校(附社会实践证明材料或照片、个人事迹材料),由团委评定校级社会实践集体和个人,评选结果记入班级考核。
寒假将至,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我校“育人工作”中的作用,学校决定本着以“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原则,以“参与社会实践 增强团员意识”为主题,在今年寒假组织我校中学生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力求重点突出、讲求实效、争创佳绩。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我校实际情况,确定了本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意义
(一)、指导思想:将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关心社会发展,去关注社会问题,去尝试解决自己研究的社会问题,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有益补充,开辟出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实践的新途径。
(二)、意义:
1、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
2、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
3、主动服务社区,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二、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及具体过程
(一)、组织形式:
学生一般以个人分散活动或由6-10人组成社会实践活动小组,也可以青年志愿者小分队活动组织。
(三)、注意事项:
1、就近就便。社会实践活动原则上要就近就便,组织学生在学校周边、学生家庭所在的城镇社区或者本村范围内开展活动。
团队规模要适中,不开展跨区的活动。同一社区、同一乡村的高中生应在当地团组织的统一指导下开展上述活动和其它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2、在生活中提炼。
从社会生活中选定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
3、在兴趣中选择。
捕捉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间相互感染、相互促进,更好地发展兴趣,培养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4、合理利用各种资源。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已经成为最大的资源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技术和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同时要充分利用图书资源,从图书馆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5、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
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的方式。
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网络技术、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测量制作、社会宣传、服务、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
三、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参观活动
参观、访问、考察(革命遗址、科技馆、英雄模范人物、杰出人物、现代化建设成果、市政工程、着名高校、工厂、高新技术产业运作情况……),例如以当地的居民小区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可以“物业管理”、“商业网点”、“文化娱乐”、“教育设施”、“交通路线”等为研究方向。
(二)、社会调研活动。(参考主题如下,也可自选主题)
1、绿色环保宣传
2、保护母亲河、水质污染情况调查
3、白色污染调查研究
4、关于生活节能状况调查研究
5、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查
6、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
7、道路状况及改进意见调查
8、旅游资源状况调查
9、中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10、中学生上网吧问题研究
11、中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与研究
12、中学生零用钱数量及用途的调查
(三)、社区服务活动
社区保洁活动、社区护绿活动、社区综合宣传活动、社区陋习纠察活动、社区敬老爱老活动、社区帮困助残活动、社区读书辅导活动、交通服务活动、环保志愿者活动、社区公益劳动。
参与社会实践的班级和个人,必须注意自身形象,认真参加活动,为学校和个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彰
1、各位同学要认真填写XX年寒假社会实践表,并以书面形式做好总结并附带证明材料。
2、2月12日至2月18日各班团支部要根据方案内容及个人寒假活动情况报告表内容和实际表现,进行总结评比,评出班级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占本班总人数10%)
3、2月20日上报学校(附社会实践证明材料或照片、个人事迹材料),由团委评定校级社会实践集体和个人,评选结果记入班级考核。
“开眼看世界”寒假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方案
2010年全国各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陆续启动,与此同时,全球金融危机的海啸波及中国。许多企业破产,大量农民工返乡,本已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严峻。
一直在象牙塔里读“圣贤书”的我们,是否应该感到前途危机重重呢?为了拓展同学们的国际视野,提高同学们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同学们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寒假,院团委特在本年度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中增加社会实践调研活动,由知行学社具体承办。
一、活动目的
1.通过对社会热点的调研,让同学在度过一个有意义而充实的寒假的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对社会上出现的各种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2.通过本次调研活动,让同学们更加关注社会,增强同学们一分为二看问题的能力,深刻了解某些社会现象的危害性及其积极的一面;提高大家对问题的探索能力,分析与认知能力,使大家能通过自身的体会,调查与实践,更好的接触社会,接触国家,深入理解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
3.通过对特定地区的社会调查,了解不同地区人民对各种社会现象的看法,理解程度,满意程度和相关实际情况;
二、活动主题
开眼看世界
三、活动形式
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以“开眼看社会”为主题,以社会各界人士为调研对象,由参与者在我们规定的调研课题中自选一个进行调研。参与者利用寒假的时间,针对社会上的特定现象的各个方面进行调研,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实际情况自行确定调研课题。
各团总支根据院团委《关于开展2010-2010学年度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的具体部署进行作品收集与初评,知行学社进行复评。
届时,知行学社将开展一次以“开眼看社会,路途在何方”为主题的调研交流会以及优秀调研报告成果展,对本次调研课题所提及的某些社会现象进行深入和全面的研究、探讨和解读。
四、 “开眼看世界”寒假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之供选调研课题
1.副职扎堆,百姓养得起吗?
2.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春节消费
3.寒假文娱你我他
4.金融风暴下的中国进出口
5.就业寒冬,争度,怎度?
6.靠近多一些,温暖多一点
7.如何看待“山寨现象”
8.如何看待腾讯与xxx之间的“qq之战”
9.“金融风暴”离我们究竟有多远
10.延迟退休时间的影响
11.微软正版计划
12.怎样看待“千名研究生应聘卖猪肉”
2012学年寒假将至,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我校“育人工作”中的作用,学校决定本着以“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原则,以“参与社会实践 增强团员意识”为主题,在今年寒假组织我校中学生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力求重点突出、讲求实效、争创佳绩。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我校实际情况,确定了本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意义
(一)、指导思想
将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关心社会发展,去关注社会问题,去尝试解决自己研究的社会问题,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有益补充,开辟出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实践的新途径。
(二)、意义
1、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
2、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
3、主动服务社区,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二、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及具体过程
(一)、组织形式
学生一般以个人分散活动或由6-10人组成社会实践活动小组,也可以青年志愿者小分队活动组织。
(三)、注意事项
1、就近就便。社会实践活动原则上要就近就便,组织学生在学校周边、学生家庭所在的城镇社区或者本村范围内开展活动。团队规模要适中,不开展跨区的活动。同一社区、同一乡村的高中生应在当地团组织的统一指导下开展上述活动和其它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2、在生活中提炼。
从社会生活中选定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
3、在兴趣中选择。
捕捉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间相互感染、相互促进,更好地发展兴趣,培养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4、合理利用各种资源。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已经成为最大的资源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技术和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同时要充分利用图书资源,从图书馆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5、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
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的方式。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网络技术、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测量制作、社会宣传、服务、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
三、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参观活动
参观、访问、考察(革命遗址、科技馆、英雄模范人物、杰出人物、现代化建设成果、市政工程、著名高校、工厂、高新技术产业运作情况……),例如以当地的居民小区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可以“物业管理”、“商业网点”、“文化娱乐”、“教育设施”、“交通路线”等为研究方向。
(二)、社会调研活动。(参考主题如下,也可自选主题)
1、绿色环保宣传
2、保护母亲河、水质污染情况调查
3、白色污染调查研究
4、关于生活节能状况调查研究
5、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查
6、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
7、道路状况及改进意见调查
8、旅游资源状况调查
9、中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10、中学生上网吧问题研究
1
1、中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与研究
1
2、中学生零用钱数量及用途的调查
(三)、社区服务活动
社区保洁活动、社区护绿活动、社区综合宣传活动、社区陋习纠察活动、社区敬老爱老活动、社区帮困助残活动、社区读书辅导活动、交通服务活动、环保志愿者活动、社区公益劳动。
参与社会实践的班级和个人,必须注意自身形象,认真参加活动,为学校和个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彰
1、各位同学要认真填写2009年寒假社会实践表,并以书面形式做好总结并附带证明材料。
3、2月20日上报学校(附社会实践证明材料或照片、个人事迹材料,由团委评定校级社会实践集体和个人,评选结果记入班级考核。